配资查询平台
7月7日,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了广州市2025年“八一”期间百岁老兵走访慰问活动启动仪式,将深入挖掘百岁老兵的英雄事迹,全方位、多角度地宣传百岁老兵的光辉事迹,讲好老兵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。
为响应号召,近日,南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曾庆宁率队走访辖区内郑旭、陈树有两位百岁老兵,为他们送上节日问候与慰问物资,倾听老兵故事,传递对退役军人的深切关怀。
文艺老兵:流动舞台映初心
“郑奶奶,我们来看您啦!”走进郑旭老人家中,98岁的她虽听力稍弱,但精神矍铄,见到慰问组一行进门,便笑着招手示意。曾庆宁俯身与老人亲切交谈,详细了解老人家庭生活状况及需求。随后问到:“奶奶,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?”郑旭笑着回答:“就是每天开开心心的。”
据悉,郑旭出生于1927年11月,1947年7月投身革命,加入东北文工团一团,主要从事群众宣传、文化教育和政权建设工作。“那时候条件苦,但大家劲头足,白天演秧歌、写标语,晚上教老乡识字。”忆及往昔,老人依然激动地说,“1948年8月,文工团转到长春电影制片厂,我才算从‘流动舞台’搬到了‘固定银幕’。”郑旭的女儿也是一名退役军人,她补充道,母亲现在每天依然有弹钢琴、朗诵诗歌、写日记的习惯。
曾庆宁对郑旭说:“您用文艺的力量凝聚人心,为革命胜利贡献力量,是我们身边的‘红色宝贝’!”得知郑旭还会用微信沟通交流,曾庆宁临走时添加了郑旭的微信,并叮嘱随行工作人员,要持续关注老人的需求,确保老人生活舒心。
困难返乡:戎装虽解志犹存
在99岁的陈树有家中,曾庆宁一边帮老人扇扇子,一边握着手关切询问:“爷爷好,最近身体怎么样?还常去公园遛弯吗?”
据了解,陈树有出生于1926年7月,1942年12月参军入伍,历经战火洗礼,后因家庭情况退伍返乡。“现在日子好了,我每天都会到楼下公园走走,活动活动筋骨,饮食上喜欢吃点腊肠,清淡有滋味。”陈树有虽听力不佳,却十分健谈。
慰问组仔细查看其居住环境,询问生活补助、优抚待遇等政策落实情况。“您当年保家卫国,如今安心养老,是党和政府应该做的。”曾庆宁表示,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,相关部门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,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走访中,曾庆宁感慨:“两位老兵跨越世纪,是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。他们的经历是最好的‘教科书’,我们要讲好老兵故事,激励年轻一代赓续红色血脉。”
南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慰问不仅为老兵送去了物质关怀,更通过面对面交流传递了情感温度。未来,将持续落实“我为老兵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针对高龄、患病等重点群体建立动态服务台账,切实解决老兵“急难愁盼”,在全社会营造“尊崇军人、关爱功臣”的浓厚氛围。
南方+记者 张翊伟
通讯员 南沙区退役军人事务局
按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